閱讀歷史 |

第196章 第一九六章 煙消雲散 (第3/3頁)

加入書籤

殺傷一個權臣最有利的,不應該永遠都是輿論這一項武器。

而應該是確鑿的證據,是依法給與他的制裁,以及來自他本人的,觸及靈魂的認罪與懺悔。

蔡闕有那般當庭舉告的氣魄,就應該想到,親手發起了這一場戰爭的王景禹,同樣不會缺乏這樣的氣魄。

蔡闕安居家中,將每一日的大小朝會,以及公開與私下的議事,都當做一場戰爭即將打響的預告。私下裡,更是將所有的人力觸角伸到了極致,關注了一切與此有關的,與王景禹有關的大小動靜。

他鬥志昂揚,隨時準備迎接來著王景禹的回擊。

然而,三日過去了,他仍然每一天都鬥志昂揚的出門,最終一切如常的入睡。

王景禹始終按捺不動。

難道,他真的就這些底牌?難道是他蔡闕,高估了這樣一個農門出身,毫無背景,朝中除了幾個願意替他說話的同窗同年,以及兩三個老頑固,再無更多的勢力。

這一次風波,竟然真的就讓他這般賭贏了嗎?

早晨醒來,臥房外的鳥鳴花香依舊那般沁人,服侍自己的妙齡侍女依舊那般溫軟周全。

他恍然間生出一種,也許前塵往事,真的就此塵埃落定之感。

然而,該來的終於還是會來。

當訊息傳來之時,枕戈待旦的蔡闕油然而生一種解脫與久違感。雖然王景禹不過讓他等待了五日,可蔡闕的這五天,只覺比過往執宰的幾十年還要長。

早在王景禹帶著禁衛軍以及皇城司、大理寺三部兵士,與身為大理寺少卿的杜子燁,封控了他整個蔡府前的兩個時辰前,蔡闕已然聽說了前太皇太後高氏留下的他當年參與謀害劉淩英的罪證。

曾經擔任過副相的杜惟平,寧肯舍棄了自己的個人聲譽與官途,也站了出來舉告他操控科舉、收受賄賂、買官賣官、結黨營私、謀害良辰等數條罪狀。

蔡闕冷冷想著,杜惟平這老兒,貪婪又膽小了一輩子,要不是自己分了他一杯羹,願意在表面上給他一個副相的位置,以阻塞百官之口。他還真以為他有當副宰相的能耐嗎?

如今不過是讓他在私德之上蒙了些汙點,竟然就如此不堪忍耐,跳出來同自己來了個玉石俱焚!

不過,這老兒能裝,在官場上也還是有些影響的。

蔡闕可以想見,有了杜惟平這第一個出頭鳥,很快,就會有不止杜惟平一個人站出來,舉告他蔡闕的罪證!

就比如那個王端與王家,養了他們那麼多年,如今不過是到了該付出回報的時候,竟然也不守著本分,膽敢反抗,將河東水患一事反咬到了他蔡闕頭上。

他萬千罪過在一身,並不在乎多出的這一條罪狀。

但王端想要藉此為自己脫罪,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他蔡闕若倒了,王端與王家這樣的叛徒,這麼多年的蠅營狗茍,他蔡闕都一清二楚,哪裡還逃得掉?

王景禹、杜子燁等人在禁軍與皇城司兵士的開路之下,一路直入的蔡府正堂時,蔡闕正穿戴整齊的靠在正堂的檀木雕花椅上,悠悠的煮著一盞茶。

與滿院淩亂又倉皇的蔡府下人不一樣的是,蔡闕極是平靜甚至有禮的等著他們的到來。

“王安撫使、杜少卿,兩位年少有為的英才到府,蔡某有失遠迎了!”蔡闕笑著道。

他一伸手,指了指客堂的左右兩個客位:“請坐。”

杜子燁看了王景禹一眼,王景禹朝他頷首,又朝蔡闕回了句:“多謝蔡相公。”

在正堂一側,蔡闕的全府親眷戰戰兢兢的坐在被日光遮擋的地方,眼看著蔡闕在這種時候,依然閑適的接待前來抓捕他們的官員。

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具體發生些什麼,但卻清楚,蔡闕本來早就有跑掉的機會,可是他既然堅持等在這裡,守在了蔡府。那麼等待他們的,除了牢獄之災,已然再無其他可能。

蔡家的幾位夫人與子侄,眼神無不怨毒的看著那兩個領著兵士闖入蔡府,年輕氣盛、施施然端坐客位的官員。

其中那個叫王景禹的,他們中有人識得,此時更忍不住朝著王景禹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

這動靜剛剛出來,蔡闕就喝了一句:“胡鬧!”

那位啐了的蔡氏子侄,也當即慣性的噤了聲。與此同時,隨同王景禹前來蔡府的內廷禁衛軍,在看了王景禹的示意後,已然動作極其迅速的沖了過去,一把薅起了那位蔡家子弟,猛的摜在了大堂的地面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