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6章 第一九六章 煙消雲散 (第2/3頁)

加入書籤

當晚,如高氏所預料的那般,同她一起抵達外城私苑的,還有一杯皇帝親賜的禦酒。

到了這一步,她高氏乃至孃家高氏滿門都已無絲毫轉圜之地。然而,給予她以及高家這致命一擊的蔡闕,難道不懂得瘦死駱駝比馬大、樹倒根猶存的道理?

她堂堂一國之太後,執政朝堂十餘年,就真的能任他一個下臣這般輕易拿捏?

喝空了的酒杯,傾倒在禦賜酒案之上。

然而,瀕死的高氏,卻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

蔡闕不是不懂他這般與太皇太後、高家決裂的風險,然而局勢所迫,他別無他途。

灰溜溜的逃到那大景藩邦屬國西寧,帶著滿身洗刷不掉的汙名,被大景朝廷上下無數人唾罵,夾著尾巴過完餘生,豈是他蔡闕所能接受的?

他生於大景,長於大景。

榮耀風光在大景,若果真要跌落塵埃,也必須只能在大景。

即使是風險再大,他也要行此一番豪賭。

他精神極度的亢奮,卻並非緊張,而是一種拼死博一票大的那種刺激。

太皇太後的底細,他清楚的很。這個心如蛇蠍的毒婦,他早在高氏當年毒害親子之時,就從來對她有著最深的防備。她想要輕易的反咬一口,置自己與死地,可沒那麼容易!高氏那所謂的後手,所謂的會給他的反擊,蔡闕根本就沒有放在眼中。

他此刻真正在等著的,不是高氏、不是高家,也不是什麼王端與王家,而是攪出了這般變幻風雲的王景禹。

蔡闕忍不住想,王景禹的底牌就這麼多了嗎?到了這一步,他還有什麼翻江倒海的本領了嗎?

他蔡闕,可是在拭目以待!

·

河東路,太原府。

王端已然被調查組及褚茂通幾人暫時關押,進行了一輪審問。當審問的過程中,袁方與秦瑞將青風先生拿出的證據,一項項擺在他的面前,同時他的本家侄子,也就是這一次具體安排了汾水水壩毀損事情的侄子,也被帶了進來,當著他的面承認了罪行之後。

王端十分清楚,他自己怕是再難逃此劫了。

到最後,他用來威脅廖夫人的,所謂廖氏與劉淩英來往的罪證,還是由他自己親自在被關押之前,於官舍內室之中焚燒成了灰燼。

也許是因為,劉大學士的案件既然已經翻案重審,這些東西已然不能再算作什麼罪證。也或許是因為,即使它們的確能成為罪證,最終,他仍然無法真的用它們來徹底擊穿他與廖氏之間二十幾年的情分。

如今,他該慶幸的是,當自己身在監牢之中,唯一惶惶不可終日的,只是自己對他人所行惡事的調查。

起碼不需要再多背負一重,對廖夫人情感之上的深重枷鎖。

事件發酵到今日,從蔡相的角度來說,舍棄他一個而保住整個蔡相集團,想必是當前最優的選擇。但王端並不甘心,憑什麼出了事情,要承擔責任的就是他王端以及他們一直擔責擔事的王家?

那些屍位素餐的、身居高位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日日享受卻從來無需出面做這等又艱險又受累的瑣事髒務。

而每做成一件事,他王端與王家甚至不能得其利之十一?

如今出了事,他們這些沖鋒的牛馬,卻要被迫站出來,承擔十成十的罪責。

人上之人揮刀,斬草要除根。

從前的所謂名利與財富,一夕之間煙消雲散。

·

京師,王家宅院。

王景禹剛剛換好了常服,與等在外間的江銘、常篤以及杜子燁、李念仁幾人聚到了一起,幾人互視一眼,對於即將做的事情,已然在心中演練過了許多次,此時已然無須再多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