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三百九十一章 關中 (第2/3頁)

加入書籤

河東失守卻成了朔方之戰的勝負手。

而北境可汗毗沙門也在關鍵時刻送上了他的可汗親軍,虎師。

北境三十萬大軍以犄角之勢勐攻朔方,而河東失守之下人心惶惶,銀夏諸州的藩部又被重利所誘,群起而叛。

結果就是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先後失守,朔方六萬四千七百名邊軍在北境大軍的不計傷亡的消耗之下,只剩下不足萬人龜縮在靈州。

節度使薛琮數次求救隴西和河西、關中均無援軍,無奈之下只能棄守靈州。率數千騎退入關中。

正熙五年末,隆冬來襲。

堅守了將近半年的河陽城宣告失守,大河冰封。

這也代表著大河天險涉冰而過,不需用船,就能讓北境和燕藩的步騎大軍過河。

而原本河北的大軍,已經在數月之前就調回大半。

晉軍沿著邙山一線佈防,十餘萬禁軍,連營數十里,並修築了營壘和鹿角。

安遠侯仇銘則督領河北各鎮軍,屯軍白馬,與大河南岸的晉軍形成了掎角之勢,威脅北境燕藩的側翼。

此時,北境只在河東一線就有將近二十萬大軍,可汗毗沙門更是在朔方大勝之後,親臨晉陽。

除了防備金山鍛奴部落的幾個豹師,金帳汗國幾乎是發動了所有的戰爭潛力,動用了四十餘萬大軍。

而燕軍也幾乎是精銳盡出,十幾萬邊軍幾乎精銳盡出,還有被燕藩收伏的東胡諸部也出兵數萬。

而在河西、隴右精銳調入關中之後,一直在觀望的青唐也終於開始了“趁火打劫”。

大君拓跋戈親自領兵,率二十六萬大軍,進軍河西。

青誼節鬼章率軍十二萬,入寇隴右。

一時間,關中和京畿這兩處大晉的基業之地,都要直面兵鋒。

諾大的大明宮寢殿內,除了臥榻不起的正熙天子趙元檀,還有太師李輔之、右僕射牛道騫,左僕射林景明,英國公傅懋修、輔國公楊繼勳、信國公湯顯宗、武定侯郭保等文武大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不滿七歲的太子趙延烈被姑母城陽公主趙元殊牽著,就站在病榻前。

而這些人,都在等待一個人。

剛從邙山大營疾行而返的傅津川被特許一路馳騎入宮,直到大明宮下馬。

進入到殿中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一定要有大事發生。

“武安侯到。”

大內首宦也沒了往日的穩重,領著傅津川直接來到了塌前。

看到趙元檀的時候,傅津川鬆了口氣,雖然檀哥尚在虛弱之中,起身困難,但到底還沒到大限將至的時候。

“三郎,近前來,不必見禮,我有要事與你說。”

走到近前的傅津川看了一眼妻子趙元殊,只見她微微的搖了搖頭,好像是在示意他不需擔心。

被攙扶起的趙元檀則衝著趙延烈招了招手,“烈兒過來。”

太子趙延烈很是順從的走到近前。

“三郎,日後,延烈就拜託與你了。烈兒,記住,日後汝姑父,便是你父,你姑母,便是你母。還不拜見你姑父姑母。”

好像知道什麼了,或者只是單純的覺得有些難過的趙延烈哭著道:“阿耶,你不要我了嘛...”

趙元檀笑著伸手撫在兒子的頭頂,“你是國家的太子,要懂事了,聽話,拜見你姑父姑母...”

趙延烈聽話的點了點頭,躬身衝著傅津川而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