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8章 瘋女人 我不打算用我們都熟悉的方式來…… (第2/2頁)

加入書籤

陳若虛感受到了梁寧的強勢,轉身帶梁寧去下一家餐廳,不算遠,開了幾分鐘一家日料店。

還沒下車,梁寧又說:“我現在不想吃日料。”

陳若虛不想再陪著浪費時間,“梁寧,你到底要做什麼?”

梁寧笑起來,“我在做服從性測試,看不出來嗎?陳若虛。”

梁寧記得以前有一次和陳若虛出去吃飯,意外碰到了她的一個大學同學,這位大學同學是學生會副主席,她年少無知參加了學生會,這位同學經常在飯局上長篇大論地輸出個人觀點,有一次學生會活動,她剛好跟他分到一組,她買咖啡順便給他帶了一杯,不知道怎麼讓他誤會,這位同學糾纏了她很久。

她進餐廳看到這個人就下意識想避開和陳若虛說換家餐廳,陳若虛說:“怎麼了?”

她說看到一個討厭的人,陳若虛不覺得這是個站得住腳的理由,“遇到討厭的人就要繞過去嗎?”

梁寧莫名其妙就被陳若虛說服了,她坐立不安的吃完了那頓飯,心裡非常別扭,現在再回頭看這件事情,梁寧恨透了當年梁寧的軟弱。

陳若虛說:“你想要供應商的服從也要能拿得出利益來,你這種不尊重合夥人和供應商的行為和態度會讓我懷疑你是否值得合作。”

梁寧笑了,笑得太大聲了點。

在消費電子領域多年的人玩法都和美國人一樣,沒有任何區別,自私,虛偽,傲慢,嘴上是尊重平等,幹得是壓榨剝削。

梁寧在陳若虛身邊時間久了之後陳若虛的訴求變成了她的訴求,陳若虛的喜好變成了她的喜好,她經常覺得陳若虛說得有道理,忘記維護自己的不舒服,甚至有時候覺得這是完全出自她本人的自願。

陳若虛等梁寧笑完沉聲說:“你在笑什麼?”

梁寧說:“笑我們都一樣。”

這頓飯最後沒有吃成,陳若虛送梁寧回酒店,梁寧住得還是兩個人一起住過的酒店,很商務的酒店,進了大廳左手邊就有一排方便辦公的桌椅,不少人拿著電腦戴著耳機坐著辦公。

針對下游工廠的投訴,客戶soa高層的問責,正常情況下要給出有理有據的分析改善報告,助理把內部報告送過來,內部管理層團隊做完報告後也已經從深圳飛過來,梁寧沒有開啟這份報告。

助理走後,她給自己開啟了一瓶紅酒,站在落地窗前,看著窗外浦西萬國建築群,夜色迷離,有雨滴輕輕敲擊窗戶,像無數細小的指尖在玻璃上跳躍,發出滴答滴答的清脆聲響,順著玻璃緩緩滑落,留下一道道蜿蜒的水痕。

窗外的世界被雨水模糊了輪廓,外灘燈光在雨幕中暈染成一片朦朧的光暈,彷彿一副被水彩浸染的畫作,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華達工廠現有的業務模式,管理制度已經走向衰敗,她這半年花了大量時間在改善工藝上收效甚微,代工廠的利潤本質上來自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壓榨,讓人變得更像機器人,把每一個環節的變數控制到最低。

産業鏈分工模式已經決定了華達的利潤模式,華達想提高淨利率只能用不光彩的手段,華達工廠數萬人,她時常覺得自己在榨果汁,再榨一榨總能榨出點汁來,只不過果汁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全國各地技校,職校,輟學的年輕打工人,現有模式不變,根本就沒有出路。

soa上海辦公室梁寧也是第一次來,她這邊是五個人的團隊,陳若虛那邊三個人,會議室選了一個大辦公室,進門後會議室靠門這邊坐了十幾個soa高管,梁寧掃過一眼,大部分人都認識,這些人都曾是她的同事,她也曾坐在他們的位置上,他們在想什麼會怎樣審視華達,今天這個會議該如何應對才能平穩安全著落她再清楚不過了,可是她不打算這麼做。

華達和so06年初代智慧手機開始,歷經1年業務規模越來越大,淨利率越來越低,華達工廠在她上任前三年內換了五任運營總經理,沒有一個是無能之輩。

按照慣例,專案總蔡峰開啟了電腦,梁寧站起來伸手把電腦蓋上,啪嗒一聲,在場的人都看向她。

梁寧說:“我們今天不看ppt。”

dan看著梁寧,梁寧曾是他的得力下屬,也是風格最像他的下屬,這個會議室裡不談交情,他用手勢示意梁寧開始。

梁寧說:“我不打算用我們都熟悉的方式來解決今天的問題,今年是華達工廠和soa合作的第1這個數字,我也不喜歡,13象徵厄運和災難,華達工廠的年中財報淨利率創造了歷史最低記錄,而華達的大客戶soa上一年度總營收達到1847.15億美元,同比增長5.5,淨利潤406.11億美元。”

“客戶越來越有錢,華達工廠卻越來越窮,soa賺的每一分錢都有華達血汗工廠的貢獻,過去13年數百萬青壯年勞動力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為soa生産出無數部智慧手機零部件。”

“我曾經為soa工作十年,這家全球頂級的科技公司有無數優秀的人才和先進科學的管理方式,也曾經認為華達工廠管理方式太落後太老土,只要把先進的管理方法帶過來一定能挽救淨利率下行的趨勢,到了華達之後發現soa先進的管理方式根本用不上,我在想,為什麼,到底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局面,這公平嗎?這是客戶和供應商合作的正常模式嗎?”

“直到收到這份公開投訴郵件,我找到了答案,5g技術推動換機潮智慧手機銷量增長,智慧手機延期交付,不去反思市場部的市場預測,供應鏈的交付計劃管理問題,反而來查華達資料的真假,出現問題找到替罪羊總是比解決問題來得容易,你們可以找到無數理由資料說華達工廠管理方式,工藝水平各方面的問題,都不改變今天這個會議充滿了soa對華達工廠的偏見,歧視,傲慢,我不會配合調查,也不會作出解釋,這個會從頭到尾就不應該發生,soa沒有實現它的承諾幫助供應商成長,合作共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