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 (第2/3頁)

加入書籤

說白了,就是有鋼用在刀刃上,以戰時狀態為藉口,甚至說以入城接受保護為說辭,將整個大定府周邊子民都集中起來,同時也將僅剩的那些糧食集中起來······不管採用什麼辦法,搶奪還是收繳,都可以暫時緩解軍伍裡的糧食短缺情況。

狠了點,不過確實算是一種辦法。

“官家,如此一來,勢必造成更大的混亂。沒有人自願交出本該屬於自己的物資,如此將盡失民心。”

王安石的立場沒錯,可他考慮不到耶律洪基另外的心思。

“統一調配是耶律洪基的第一目的,還有一點,他可以在收繳子民物資的同時,用一部分獎勵戰時加入軍伍的行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呵呵······”

趙曦覺得很有可能會是這樣。

“耶律洪基的逃亡,導致契丹的一些勢力失望。而蕭墶不也的行為,更是讓契丹的各方勢力有了另外的選擇。大定府距離析津府的距離無法與可敦城相比。這時候距離我大宋越遠,對於契丹人而言越安全。”

“朕判斷,耶律洪基在大定府並沒有召集起多少兵馬來。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只有一個全民皆兵的措施。將大定府周邊的子民集中起來,以物資為要挾也好,還是為獎勵也罷,以此來變民為兵······”

北遼所謂的控弦之士,是指年齡超過十五歲,不高於五十歲的丁壯。當耶律洪基在大定府不能召集夠足可以守城的勇士時,他絕對不介意將婦孺老弱也一併集中起來。

他以為守城是個人就成吧。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將這些不是丁壯的婦孺老弱置於守城之地,一個是想利用我大宋的聖道教化,因為生出的憐憫之心,在攻城時會有躊躇不前。”

“另外一個就是,當我大宋不在惜這些婦孺老弱的性命時,可以增強整個契丹族群對我大宋的仇恨,從而給我大宋拉一些仇恨,讓整個契丹族群,包括北遼各方勢力同仇敵愾,導致在不久的將來,我大宋不能輕鬆的掌控這片土地。”

不得不承認,耶律洪基是具備帝王智慧的,不失為一梟雄。也可能他自認為智慧高於一干臣工,才敢於讓北遼存在權臣,這也是他導致北遼衰敗的原因吧。

這點跟後世嘉靖有些相像······瞎想了。

“官家······”

按照官家的分析,北遼現在的做法恐怕真的是這樣的目的。

大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對於殘殺那些手無寸鐵的人,或者殘殺那些非戰鬥人員,還真的下不了手。

這是根子裡的文化屬性,改不了。

“朕只是猜測,未必如實,待攻城戰開始以後視情況再定吧。”

仇恨,從這場大戰開始,北遼跟大宋就已經有了仇恨,這不可避免。

趙曦真正憂心的是,殘殺非常規戰鬥人員的行為,會讓整個大宋朝廷牴觸······沒有誰想留一個千古罵名。

就在北遼的大定府在被重重包圍時,遠在可敦城的蕭墶不也,這時候迎來了一位客人······其實說是主人也對。

大遼陛下的皇太孫,耶律阿果抵達了可敦城。

“殿下可是要勸我等東向集結的?若是這樣,殿下還是省了吧······”

將耶律阿果迎進官邸,蕭墶不也一點都不委婉,很直白,直接先把耶律阿果可能要說的話堵回去了。

“蕭大帥,小王此行並非勸蕭大帥東行。皇爺爺有書信一份,請蕭大帥閱後再議事。”

耶律阿果很客氣,一點都不拽皇太孫的架子,對蕭墶不也相當尊敬。不說現在的形勢,就說以前,耶律阿果也曾受過蕭墶不也的恩。

當初,若不是蕭墶不也的堅持,恐怕早些年他就被耶律乙辛謀害了。

再說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耶律阿果都需要蕭墶不也的支援。

“不也賢弟,洪基在此致謝了。宋國這次出兵,不滅我大遼不會收兵,一開始朕還是輕視了。如今,頹勢難以挽回······大遼在朕手裡沒了,朕是契丹族的罪人。”

“不也賢弟,兩年征戰,師老兵疲,大遼的勇士們已經不可能與宋國大軍對抗了。相信不也賢弟也能看到了這態勢。為大遼計,朕不得不提前離開戰場,只希望能為大遼為契丹做最後的努力,為大遼的傳承留一條路······”

“不也賢弟,朕作為大遼的君王,朕一天不死,宋國有可能一天不會罷兵,所以,朕是走不脫了。但是朕是大遼皇帝,絕不會請降於宋,朕只會戰死沙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