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 (第3/3頁)
“不也賢弟,朕如今在大定召集北遼的殘留戰兵,也知道事不可為,但這是朕的責任,必須為大遼戰鬥到生命禁止。只希望有朕在,有朕重新召集的戰兵,可以吸引宋國的火力,不至於讓宋國劍指可敦城。”
“基於如此,朕會盡可能的拖住宋國的主力戰兵,把他們託在中京道,託在大定府,以此來換回不也賢弟經略西北。”
“西北,那或許是我大遼、我契丹一族最後的希望。朕希望不也賢弟不要以朕之生死矇蔽雙眼,仇恨會錯誤的指導行為。不也賢弟,朕希望賢弟能在西北蓄勢,中原王朝未衰落之前,朕不希望不也賢弟有逐鹿中原之意。此為永例,教導子孫!”
“皇孫遠行可敦,後事交付於不也賢弟。就此作別!”
原來是這麼回事,原來是這麼個意思。
大遼皇帝陛下,何曾對他蕭墶不也這般客氣過?現在客氣了。
沒有斬殺倒塌嶺節度使的罪責,也沒有脫離皇帝陛下自行撤離的罪責······
終歸還是皇家,從耶律阿果抵達可敦城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可敦城即將以耶律阿果為尊。
當北遼陛下戰死沙場的那一刻,便是耶律阿果登基之時。自己······罷了。
形勢就是這樣。
雖然蕭墶不也自己那三萬斡魯多忠誠於他,但是,可敦城這近十萬的將士,必將還是忠於大遼皇帝的。畢竟現在的大遼還在存續中······
“本帥遵陛下旨意,誓死保殿下無憂!”
“末將遵陛下旨意,誓死保殿下無憂!”
可敦城裡的誓言,並沒有飛到大定,大宋的朝廷,也不知道這時候北遼已經有了後備朝廷。
這時候的大宋前線,已經包圍了大定府,只是看著大定府城牆上的那些老弱婦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耶律洪基確實是個沒有底線的梟雄,或者說到了這種地步,耶律洪基已經不考慮什麼底線了。
“百十門火炮齊發,足可以一次性轟塌城牆,到時候大軍直接衝進去就得了!”
戰前議事,這是大宋作戰的習慣。
北遼這種不在乎人性的防守,讓大宋的各路大軍,都沒有了直接衝破城防的可能。所以,戰前議事就在大定府的城外了。
王舜臣是個戰爭狂,依然叫囂著要炮火轟城!
“舜臣,要不你率本部來做這事?兄弟們絕對將首功雙手恭送於你!”
“就是,舜臣兄做此事沒問題。只要你炮轟城牆,我等絕不跟你搶進城的第一支隊伍。”
王舜臣敢嗎?他不傻,熱血是熱血,但絕不魯莽,否則朝廷也不可能讓他主導一路大軍。只是說說而已······
“被瞎嚷嚷了!若不想留千古罵名,不想自己的祖墳被刨,就被想什麼強力攻城!一旦我們這樣做了,不說後世的史家,就是當朝的文臣,也足可以將我們送到十八層地獄。”
“告訴你們,如果真這樣做了,官家也保不了你們!”
曹霖是世家,世家都在乎名聲。
曹霖又是老護衛營的,王舜臣他們這一屆都算是老護衛營的門生。
曹霖還是太后的內侄,是皇親國戚。雖然在大宋的軍伍裡這身份沒多大用,關鍵時候還是有一定威信的。
“官家這次將作戰權利全部下放與我等,沒想到最終還是得求計於朝廷!”
沒辦法,就王舜臣說的百十門跑的轟殺,被說朝廷,就是各路大軍的文佐官和監察官都不會同意的。
怎樣打這樣的攻城戰,最終還是得朝廷拿定。
↑返回頂部↑